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相爱相杀的几十年
———专访金马评委/UCLA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白睿文
作者 / 深川鼠 | 编辑 / Sherry Liu
导言
Sino Screen华语银幕联手彼岸文化,邀请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对谈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关系。
白睿文,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文学博士毕业,现任UCLA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亚洲语言和文化系、电影系教授。他曾任台湾金马奖等多个电影节评委,也出版过多部关于中国电影的研究著作。
白教授与中国的缘分始于19岁。读大二的时候,他去南京待了一年,后来又到了台湾师大留学一年。他说刚开始在南京的时候中文水平还不太好,无法阅读文学作品;但是后来可以开始慢慢阅读有深度的作品。在台湾的时候,白教授每天都看长篇小说。他在大四的时候开始尝试翻译余华的《活着》,之后成功地在大学毕业的暑假完成了整本书的翻译。
白睿文对中国电影有着长久的热情。他说他喜欢如贾樟柯、王小帅、胡杰、王兵、杨德昌一样有独立精神的导演。2010年的时候,他正在北京做研究项目。一天晚上,他看见央视播出的讨论由威尔·史密斯与成龙等巨星出演的《功夫梦》的节目。节目中,主持人还热情地说“大家都要去支持中国电影。”这句话让白教授陷入了思考:翻拍自Karate Kid (1984)下《功夫梦》,可以算是中国电影吗?那什么又是中国电影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白教授开始了几十年的探索。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有着怎样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经历巨变,好莱坞又在这场锐变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以下为讲座对谈内容。为使读者阅读方便,内容语句有经过调整,非对谈逐字稿-
主持人:白教授您好,欢迎做客“彼岸文化大师系列讲座”。您曾提到自己对于“有好莱坞特色的中国电影”这一现象很感兴趣,那么请问您觉得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白教授:我认为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中美关系。像是1949年至70年代,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不承认”政策,两国关系紧张。好莱坞电影被禁,在中国电影市场毫无踪迹。
到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也被打破。中美建交后,美国的电视作品也逐渐引进中国。《大西洋底来的人》(Man from Atlantics)这部在美国被遗忘的巨作,却是头一部引进到中国的美剧。直到今天,那个年代的人提到美国,依然会想到这部美剧。
主持人:80年代的时候,中国出现了一系列以美国为背景的电影,例如《庐山恋》 (Love on Lushan)和《牧马人》 (The Herdsman),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白教授:我觉得随着80年代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潮进入国内,中国人对好莱坞的好奇心更加强烈。因此,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一些主角是从美国回来的华侨的电影作品。这也是因为美国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形象多为负面,所以制片方希望以这种特殊的身份让中国观众更能接受对于美国的介绍。
主持人:您觉得好莱坞电影是什么时候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呢?
白教授:应该是90年代吧。《亡命天涯》(The Fugitive)是第一部在中国正式发行的电影;虽然在这之前已经有部分美国在中国电影的电视和剧院出现,但是《亡命天涯》是首次商业性发行。
主持人:好莱坞进入中国的公司,中国电影是否也有在尝试进入好莱坞呢?
白教授: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绝对可以看到中国电影逐渐走向国际的尝试。那时候许多中国影视作品开始在美国拍摄,例如1989年谢晋的《最后的贵族》、1993年冯小刚的《北京人在纽约》、1993年子繁的《新大陆》、1998年冯小刚的《不见不散》、2000年郑晓龙的《刮痧》、2001年黄蜀芹的《嗨,弗兰克》、2001年沈涛的《危险旅程》、1999年英达的《中国餐馆》。其他华语电影人也不断试图在好莱坞找到自己的位置。演员周润发、成龙、章子怡、巩俐、陈冲、周杰伦、洪金宝等人;导演李安、徐克、吴宇森、唐季礼等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好莱坞作品和美国元素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电影人也在好莱坞探索发展;有好莱坞特色的中国电影恰恰是这两种趋势的碰撞结果。
主持人:您觉得中国电影产业应该如何在好莱坞的影子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白教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先明确中国和好莱坞之间的关系。从1949年到90年代,中国并没有所谓的大片。虽然有很多主旋律电影(指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战争电影,但是是与好莱坞电影完全不同的模式。即使是独立于这两种类型之外的电影,例如冯小刚拍的《甲方乙方》,其拍摄模式、发行模式依然与好莱坞电影完全不一样。
待到中国电影市场引进好莱坞模式,已经是2000年的《卧虎藏龙》。这部电影打开了新的窗口,之后有更多中国好莱坞式电影出现。而2002年的《英雄》则标志着中国大片的真正开始。
主持人:您觉得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大片的出现呢?
白教授:中国大片的出现离不开背后制片模式的改变。早些年的电影一般只有一个制片厂,比如长春制片厂、北京制片厂或上海制片厂,然而现在的电影普遍有二十多个制品公司。与此同时,江志强、张保平、韩三平等新一代制片人崛起,导演方面也有了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姜文等明星导演。
主持人:从内容上看,您觉得中国大片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白教授:我觉得中国大片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起初电影人多在学习《卧虎藏龙》和《英雄》的思路,因此涌现了大量的武侠片,例如《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和《夜宴》。这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民国功夫电影,例如《叶问》《四月围城》和《让子弹飞》。近些年来,更多中国电影人开始探索奇幻科幻类电影。《捉妖记》《美人鱼》《九层妖塔》《长城》和一系列西游记改编的电影都是典型的怪兽奇幻大片,而《流浪地球》则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影人并未有完全放弃过去主旋律电影和战争电影的思路。制片方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把那些电影包装进商业片的模式。这类电影最早出现于2009年的《建国大业》和2011年的《建党伟业》; 后来经过类型调整,又出现了《战狼》《红海行动》和《我和我的祖国》等宣传爱国主义的电影。制片商惊喜地发现,在加入商业元素之后,观众对于主旋律电影的反响十分热烈。
主持人:近年来中美合拍片越来越多,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白教授:我们得分类讨论这个问题。有的所谓合拍片只是把中国当成拍摄背景,以此增添大片的异国色彩,比如《黑暗骑士》曾在香港取景,《碟中谍3》也有片段在上海和西塘古镇完成拍摄。看似场景在中国,这些电影的故事本身与中国并无关系,背后也没有太多中国人参与制作。再比如《杀死比尔》《追风筝的人》,则是单纯为了节省制作费用,用合拍片的模式去中国摄影棚或场地拍一些与中国并不相干的故事。
主持人:那对于一些翻拍自美国的中国电影,您又是如何看待呢?
白教授: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火热市场。其实早在2000年的时候,张艺谋就重拍了科恩兄弟的《血迷宫》(Blood Simple)。当时他赴美宣传时我还是他的翻译。当时,美国的电影人和记者常常问我们,“中国翻拍美国电影是一个新的趋势吗?” 对此,张艺谋表示绝对不会。他说中国那时太穷,买不起版权、也拍不起,《三枪》恐怕是唯一的例子,以后也不会再有。但张艺谋并没有预料到中国后来的庞大票房市场,也没有预想到会有很多翻拍电影出现。比如说What Women Want 被翻拍成《我知女人心》,High School Musical 被翻拍成《歌舞青春》,Bride Wars被翻拍成《新娘大作战》。中国导演在不断寻找美国题材;这个市场如此火热,以至于还有公司专门做这种翻拍生意。
主持人: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严格限制外国电影进入中国。这些年逐渐从10部、20部增加到30部,现在一年最多也只能引进34部。对此,您如何看待好莱坞电影在当今中国的发展趋势呢?
白教授:很多好莱坞制片公司都在想不同方法挤入中国市场。有的在背后投资一些中国电影;很多看起来没有什么国际市场的电影,背后都有海外公司的投资。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手机》都有哥伦比亚公司的投资。即使是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这种看起来极具中国地域色彩的电影,背后都有华纳的投资。Fox也投资了很多国产电影,例如《全城热恋热辣辣》。
同时,好莱坞也开始参加中国电影制作。陈可辛在《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运用大量美国元素,《非常幸运》请了美国导演来制作美国式浪漫喜剧。听起来浓浓中国风的《智取威虎山》亦有美国背景,《纽约纽约》《唐人街探案2》也皆与美国有关。
《战狼2》则是中国电影雇佣好莱坞的典型范例。从内容上它借鉴了好莱坞80年代动作电影(如《蓝波》系列)的模式,演员阵容包括卢婧姗、Frank Grillo 多位好莱坞演员,作曲則是著名好莱坞作曲家 Joseph Trapanese, 动作指导是《复仇者联盟》的 Sam Hargrave。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幕后制作团队却在各方面都有着美国的参与。
主持人:其实不止好莱坞在参与中国电影制作,中国也投资了很多美国电影。您觉得背后有大量中国投资的电影可以说得上是中国电影吗?
白教授:中国电影公司从2015年就开始大量投资美国电影了,比如《环形使者》《碟中谍》《星际迷航》《星际旅客》《蓝精灵》《毒液》《大黄蜂》《神奇女侠》和《绿皮书》。这些电影有的从来没有在中国发行过,也没有什么中国市场。其实好莱坞电影的本质不在于它的拍摄地点或者制作商。《蝙蝠侠·黑暗骑士》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但它的导演是英国人、主演是欧洲人,拍摄地点大部分在加拿大欧洲香港世界各地。好莱坞的去地域化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内核在于模式,而不是地区。中国电影也在走这个道路。
主持人: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制片方,都一直在努力拍出让双方观众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但大多数成效不佳。对此您如何看待呢?
白教授:从2006年到2007年,中国电影人开始通过请国际巨星,以此来试图引得中美双边观众喜欢,例如冯小刚拍的《大碗》、张艺谋拍的《金陵十三钗》。然而即使请来蒙这种顶级明星(A-List Star),却出现在中国票房表现不错、但在欧美整体遇冷的情况。张艺谋《长城》的失败给许多公司敲响了警钟。试图通过请跨国际明星出演以收割多国票房市场,也许并不行得通。渐渐地,很多电影公司开始放弃这个模式。
我个人觉得深入接触过中美两种文化的人最有可能拍出国际化的电影。单从一方的视角出发,很难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只有深入接触过两种文化的人,才有可能制作出打动双方的电影。李安、赵婷、陈冲就是典型的双重文化电影人。
主持人:您觉得中国和好莱坞电影将走向何方呢?
白教授:五、六年前,中国多数电影人和领导都希望中国电影能走出世界。在“把中国文化送出去”的政策之下,电影人开始积极拍合拍片,希望能产出引得全世界观众喜爱的片子。现在则不同,由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爆发,中美关系目前处于十分微妙的阶段。很多电影人越来越意识到他们并不需要美国,自己拍好放在国内市场,如果票房足够成功的话,其实并不需要国际市场。好莱坞处在很尴尬的状态。预算高、这样的复仇者联盟这种片子必须需要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支持。而中国从来没有依赖过美国市场,it has nothing to lose.
美国的电影产业正在面临双重危机。疫情使得美国停止一切电影制作,电影院也处于关闭状态。更加依赖中国票房的美国电影,恰恰面临着许多国产片的竞争。纵观2020年的中国票房赢家,《八佰》《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 》《金刚川》《拆弹专家2》《除暴》《宠爱》和《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均为国产片。未来中国电影恐怕会更加内在化,不理会外面的国际市场,而美国会更积极地想要进入国际市场。
主持人:对于中国和美国的电影人,您有什么建议吗?
白教授:我认为一部好的电影最重要的是回归故事,讲一个universal story。导演编剧不要太考虑时长或者票房。美国制品公司都是向钱看,不真的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美国制片公司都是向钱看,不真的了解中国文化历史,比如美国制片人对《美人鱼》能赚到很多钱就很不理解。这种人来拍中国人背景一定拍不好。花木兰就是典型两边不讨好的例子,虽然演员全部是华裔,故事也源于中国,但从头到尾都更像是迪士尼电影。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中国。很多关于古装仙侠的影视剧在内地市场庞大,但是在海外却没有什么反响。中国的观众在中国长大,从小学习历史,所以当他们看到这些连续剧或电影,已经知道了背后朝代的细节;然而对于海外观众而言,这段历史相当陌生,他们不知道历史背景,也不知道典故。这种隔阂很难跨越,他们也自然不会对这些作品感兴趣。
不同的是,《卧虎藏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最初以艺术电影形式发行,越做越大,再进入更大的发行系统,于是逐渐从很小众的艺术电影变成美国最成功的外语电影。它在国内甚至一开始都没有那么火。那年还有很多经典华语电影出现,例如《花样年华》《站台》和《一一》。
现如今,《姜子牙》《哪吒》等中国动漫越来越成熟,它们也许是突破市场的国际潜力股。这些电影有配音,超越不同语言的限制,可以配合不同市场。类似地,科幻电影的故事可以发生在第三个空间,与任何一个国家都毫无关系,那样一个框架之下可以打开很多新的可能性。可以让我们超越对语言、国家的限制。
归根结底,电影市场需要的,是一些不管观众身处何方都可以被打动的,人类共同的故事。
作者Bio/
深川鼠:欢喜自然里的诗意,也为新闻理想而感动;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字去记录历史并影响今天;起底性记者和电影人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