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高级的“李焕英”:成也真诚,败也真诚
作者:一然
硝烟四起的中国春节档电影市场随着春节假期尾声的临近,形势逐渐开始明朗化。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无疑是本次比赛的最后赢家,逆袭了《唐人街探案3》等大IP电影,成为2021年中国开年的最大黑马,而作为导演兼主演的贾玲也在潜伏多年后终于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而真正大爆。用电影里的台词说,她终于给她的母亲长了一回脸。如果贾玲的母亲还活着,一定会为她感到骄傲。然而略显讽刺的是,不是贾玲母亲的早逝,也可能就不会有这部电影的诞生。
真实生活有时候比电影更戏剧化。本片从贾玲的小品代表作《你好,李焕英》扩展而来,根据贾玲自身经历改编,讲了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传统故事。它简单而又普世,源自于每个人都有过的一种体验:对父母的亏欠,没有机会补偿。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的设定:主角晓玲穿越回母亲年轻时所生活的80年代,帮助她完成心愿,改变命运。晓玲的目标就是为了能让母亲长脸,以弥补自己过去没有让母亲感到骄傲的遗憾:买电视机、打比赛、相亲。晓玲开始像一个母亲一样,为年轻时的妈妈英子张罗这张罗那,目的只有一个:为她好。她可以为母亲英子做任何事,当发现自己的存在是母亲命运的拖累时,她甚至选择帮母亲改嫁他人,来脱离未来为了不争气的女儿而备受煎熬的生活。最后发现母亲还是选择了原来的老路。这里母女角色的倒置设定让人眼前一亮,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很多人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是真诚。我也跟许多人一样,感性上对这部片子十分偏爱。结合贾玲真实丧母经历的照应,更有一番可咀嚼的余韵。虽然本片的主题算不上高深或创新,和电影大师伯格曼或哈内克等人对母子关系本质的残酷揭露相比,《你好,李焕英》甚至显得有些幼稚、浅薄和老套,但贾玲的真挚正像这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母爱一样,也许这样的题材早已经烂大街,但一代代人依然对这样的故事乐此不疲,因为这是人类最普世的感情。我认为,这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但问题的罅隙也从这里开始裂开。
主题对剧本的局限
虽然这是一个格局不大的商业化故事,但贾玲在有限的框架下将剧本做得十分扎实。剧情编排上的用心体现在那一场冷特母亲生病的医院戏。这一场戏虽算不上惊艳,但很顺畅地完成了自身的功能。不仅推动了晓玲对母亲嫁给他人的态度转变,同时又铺垫了后面冷特对晓玲的爱情萌芽。在人物刻画上,每个人都有富有特色的记忆点,尤其是配角沈光林自身的人物弧光完成得非常漂亮。在晓玲帮助他追英子的过程中,沈光林渐渐走出父亲的庇护,选择靠自身努力去闯荡。在节奏上,本片充分发挥了原有小品抖包袱的优势,每个场景都张弛有度,将观众的情绪拿捏得十分精准,同时又比之前小品里一些为笑而笑的俏皮话更言之有物。总之,剧本上的技巧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贾玲的情绪表达。
然而,剧本的精良掩饰不住主题表达的乏善可陈。想要表达母女情感没有问题,但本片表达的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都比较单一,就连那穿越的主线也是早已被无数前人玩烂的梗了。简单来说,我没有看到任何试图挑战或突破原有认知的野心。确实用大众熟悉的穿越梗来表达最朴实的情感,可操作性强且讨巧,能一下子就让观众接受并共情。同时,为了避免让观众感到乏味,本片用很多幽默段子去丰富它的趣味性,像“电影票买错号”这类的情节设定也可以看出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巧妙运用。但是由于把要讲的事物局限在母女之爱的框架下,电影本身没有什么社会延展性和可解读性,缺少思辩和回味的空间。我看到了彼此之间的爱,看到了生活必然分离的无奈,这些在高度凝练的戏剧化表达手法得以彰显,但是生活的复杂性却因此被埋藏了。在生死分离的残酷之下,贾玲拍出的其实依然是一个简单化、理想化的世界。
正如标题《你好,李焕英》所暗示的,本片是一个重新认识母亲的过程。这契合了观众内心某部分的期待和遗憾:从我们有意识开始,母亲就是中年妇女的样子。通过了解年轻时的妈妈,我们重新认识了李焕英。但一直到结尾,我们看到的李焕英,始终没有脱离自己身为母亲的社会角色,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为女儿、为家庭着想的母亲。如果她不再被一个母亲的身份所框住,而只是八十年代间一个叫李焕英的年轻姑娘,一个在时代的牵引下做出自己选择的女人,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本来期待在这方面可以做出更多的文章,但是最后本片还是把李焕英这个角色聚焦为一个母亲的形象,这样的人物更鲜明了,但也失掉了层次性和复杂性,让故事的最后变成了一场比谁更爱谁的牺牲竞赛。
时代与情节的迷失
影片随处可见对80年代时代感的塑造,从开头张江背晓玲穿过社区的大街小巷开始,跳皮筋、骑单车、打糙米、洗饭盒、大海报等元素就把时代感渲染得恰到好处。散落在故事各处的文本细节不仅真实可感,而且融于故事剧情,不做纯粹的符号堆砌。偶尔作为点缀出现的一些对官僚体制做派的讽刺也别具一格。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时代感细节确实充实了故事剧情,有些成为让人捧腹的笑点,但是在重要情节的转折上却是缺失的。比如说母亲为什么会做走回老路的决定?晓玲为什么选择接受母亲的选择?一切的出发点也许都是与时代性无关的永恒之爱。但作为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两代人,她们的价值观差异若能在故事发展中形成冲突对比,将会把文本带入另外一个更丰富的纬度里去,但都通通没有涉及。
虽然说本片在思想主旨上没有太深入的思考,但从剧情里流露出的点滴时代感悟却显得隽永深长。比如说,当最后晓玲面对母亲走回老路的决定,欣慰而苦涩的一笑让人意识到,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和体会别人的生活,即使是血浓于水的母女也不行。晓玲试图并却努力改变了一切,到最后却发现什么都没改变。每个人因为她也许走上了不同于以前的道路,但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命运终点。我们总是懊恼错过一次次机会,殊不知人的命运往往早就和出身以及性格紧紧绑定在一起。可惜这些亮眼的体悟在影片中也仅仅是浅尝辄止。
情感与技巧的割裂
如果要选一个全片最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那莫过于结尾反转之后的那一段晓玲一边奔跑一边回忆过去的桥段。我也和许多人一样,每次看到那里的时候泣不成声,也许是那一刻我被贾玲的崩溃情绪所感染,也许因为它让我想到了我和母亲的日常点滴,想起了曾经对亲人任性的伤害。可以说能做到让全场观众共情哭泣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我们被贾玲那种发自内心的痛深深地击中了。尤其是贾玲最后那场毫无保留的哭泣,不像是在演戏,更像是借演戏来排解对母亲一辈子不能弥补的愧意。对于演员来说,这可能是演戏的最高境界,但对于导演来说,是才能有限的危机。这样直白外露的表达,是强化情绪最惯常和偷懒的方式,但稍有不慎,也会让情感显得泛滥而廉价。我能理解高潮时的情绪需要一个抒发的出口,但是安于俗套技法的情感表达让整部电影流于平庸。
正因为这是一部情感至上的电影,所以本片的穿越逻辑就更显随意散乱了。贾玲为什么穿越,怎么穿越,怎么回到现实,这些都没有给出明确的交代,似乎穿越的规则全然根据编剧的心情和剧本的需要而定。这到底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穿越世界,还是一场随心所欲的意淫?虽然被强烈情绪裹挟的观众早已无暇去关系那些穿越规则的琐事了,但这也是反映出创作者情绪为大,不够严谨的一种态度。
喜剧与悲剧的分离
大家看完李焕英的评价是:有笑有泪。前半部分很搞笑,后半部分很催泪,但这也暴露出《李焕英》的一个问题:它的笑点和泪点是割裂的。在高级的喜剧艺术作品里,其内核一定是悲剧的。这种悲喜相融来自于人们期待的欲望和残酷现实的割裂。电影的出发点表明贾玲已经具备了某种意识:用喜剧的形式去表达对死去亲人的不舍与亏欠。以乐写悲往往能达到比纯粹卖惨更加深刻和高级的效果。具体到这个故事里,悲与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联系:晓玲对自己身材外貌、个人能力的自嘲产生了喜,而她对自己拖累母亲的自卑感烘托了一种悲。
如果说前半部分晓玲帮母亲完成心愿的桥段还有几分含蓄的动情,那么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从反转后的回忆杀开始,人为设计泪点的意图就尤为明显,因为这是一种三流的艺术表现手法:煽情的音乐烘托、心酸的回忆、大哭的面容特写。我并不是否认这一段的情感表达,相反,这里的情感比任何时候都要浓烈,可惜它是为了煽情而堆砌起来的,为了让观众在这一刻放声大哭而并置的。虽然面对如此伤痕累累的亲情,没有人能够抵制得住这养的情感冲击,但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过于直接向观众索取眼泪的粗暴方式,是那类舍弃了艺术性而充满目的和功能性的戏码。在这里,我们可以说贾玲真诚,也可以说她不真诚。因为此时贾玲已经忘记自己在拍一部喜剧电影,只是要极尽能事地要把观众给推到悲伤情绪的巅峰。这里的悲剧感已经和前面的搞笑段子没有关系,甚至跟整部电影的喜剧性也是脱节的。
总结下来,《你好,李焕英》的立意简单通俗,完成度极高,作为一部商业荧幕处女作已经相当令人惊艳了,值得不少新人导演去借鉴学习: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要得太多。简化有时候是一部片子成功的关键。先抓住内心最想要表达的东西,再紧紧围绕着它用文本细节去不断放大和充实。在同届中国春节档合家欢电影的衬托下,《你好,李焕英》已经是超越预期的上乘之作,它的票房和口碑对得起它的质量。
但是当真诚成为一部作品最大的优点时,就需要创作者警惕了。当那漫溢的情感全部被推给观众时,观众全盘接受并不一定意味着作品的优质。导演技法和电影感也许就是在这样一种有意无意迎合的态度和不知节制的宣泄中丢失了。看完影片再回想,好的是编剧技法、演员表演,但镜头设计和调度上在完成了叙事的功能之外,没有太多值得称道和推敲的地方。除此之外,本片想要讲述的东西比较单一浅白,感性的力量大过于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后半部分,贾玲沉溺于对母亲亏欠感的表达,而削弱了故事的艺术性。有时候创作者太执着于真实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反而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再往大了说,当观众对一部好电影的夸赞都止于真诚,那也许是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悲哀。真诚应该是一个创作者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一种奢求。我期待更多像贾玲那样真诚表达的中国导演,用更为雕琢或更为生猛的影像表达带我们进入到他们脆弱而强大的斑斓内心。